根據聯合國的資料統計,截至2024年,全球共有43座人口超過1,000萬的巨型城市,是2000年的兩倍之多,見證了城市化進程的飛速推進。現代建築技術、智慧城市技術與交通基礎設施的進步,無不加速著城市的重塑;這片由連雲建設統籌的「忠孝懷生危老重建案」,作為台北最快整合的都市更新案例,承載著對未來的暢想。
相較一般都市特展,藉由嶄新明亮的未來藍圖,打開市民想像的策展思維,本次當若與法裔攝影師余白的創作《隅.遇(Coincides)》更像一場溫柔地回望,以詩意的筆觸將城市更新的視角拉回到住戶的記憶深處,透過沈浸式觀展體驗,觀眾能穿越時光,重新感受住宅的生活細節,追溯這片土地過往的日常底蘊,從老住戶的回憶到新人們的視角,歷史與未來在此交織,凸顯了更新之下的深遠價值。
在天井之上,刻畫城市記憶
2021年,「都市更新」成為媒體與社群討論的熱點,讓人們重新聚焦於城市發展的議題。隔年,由連雲建設主辦、擷果創意策展的《都市再生願景館》專題展,集結台、日、法三地的藝術能量,透過多元視角,拓展了群眾對「都市更新」的想像空間。
展前場勘時,身為外來者的我們,就像是一個陌生人侵入到這個住宅,如同一群陌生人踏入了這片過去的住宅,試圖從早已人去樓空的房間、空蕩的廊道裡,尋找那些零星的片段,去挖掘與這片基地的深層聯繫;站在天井旁,我們彷彿能感受到曾經生活於此的記憶氣息——它是家家戶戶門外的半公共空間,不僅記錄了鄰里間的來往,更以「隱藏住戶」的姿態,見證著每一戶的日常:左鄰右舍相遇於樓梯,晚餐的香氣飄散而過,日常的細節在此交錯…。;
面對這片曾經連結住戶情感的畸零空間,我們幾乎是瞬間就決定,要在天井裡「玩時間」。與其繪製ㄧ幅數年之後的未來遙想,不如藉助科技,重現這裡曾有的生活樣貌,讓那些已離開的居民,藉由這次展覽重新拾回回憶的一角;也讓初來乍到的新人們能放慢腳步,透過這片空間,看見支撐未來願景的,不只是嶄新的藍圖,而是這片土地在過往歲月中累積的深厚底蘊與珍貴價值。
造一顆人造太陽,重織時空的光譜
相較於完整立方的白盒子展覽空間,我們這次的創作突破了傳統框架,以天井為核心,將這片穿透四層樓的垂直空間打造成一幅獨特的四格畫布。每層樓的畸零角落彼此錯落,構成了非典型的展示場域,為此我們需要突破常規的互動設計思維。
場勘期間,我們來到頂樓,發現天井原本被鐵皮封住,作為防範不法分子的設施,但這卻讓建築呼吸窗口的空間變得壓抑沉寂。為了讓天井重獲新生,我們拆除了鐵皮,訂製了一片與天井尺寸相符的LED屏幕,打造出一顆「人造太陽」,將日光的律動重新帶回這片空間。從計算不同時段的陽光入射角與亮度,到模擬日光色溫的微妙變化,我們結合光學造影技術,將飛鳥、植栽等日常生活剪影映射於天井壁面,讓這片塵封已久的空間再次鮮活起來,拾回屬於它的生命氣息。
不僅是技術上的創新,我們也將「觀看的方式」融入設計。觀眾不僅可以自一樓仰望天井的全貌,還可以隨著樓層的遞進,透過每層樓的小飄窗窺探天井的一隅。在行走與觀察的過程中,逐步拼貼出屬於自己的天井印象。這樣的多層次觀看行為,將建築與住戶的日常交集轉化為動態記憶。天井不僅是結構上的存在,更成為城市生命力與溫度的象徵。
與余白共創,連結時光的詩意重生
「要把城市當作家,首先要找到喜歡他的方式。」法國攝影師余白(Hubert Kilian)在一場專訪中如此說道。而這一次,他也以細膩的攝影語言,捕捉了「忠孝懷生」重建前的最後一面。他的作品不僅為市民留下建築的輪廓,更為曾經生活於此的居民保存了家的記憶與情感。
在《隅.遇(Coincides)》中,我們攜手將「光景」注入這座重獲新生的天井。余白的空間記憶與當若的光學重建彼此交織,在多層次的互動體驗中,讓觀眾既能感受日光的流轉,也能沉浸於劇場般的詩意空間。這件結合白盒子展場與黑盒子劇場的創作,將過去的日常生活與未來的願景交融,為這片即將消逝的城市畸零地打造了一座時空的交匯點,喚醒土地深處那久違的情感共鳴。
作品簡介
《隅.遇 Coincides 》
創作者|當若科技藝術
作品尺寸|W3 x H12 m
作品材質|投影機、音響、混凝土、感測裝置
這件名為《隅.遇》的作品,觀察到天井空間,是一個「私有」、「公共」相容共存的特殊場域,白天像是美術館白盒子的存在,傍晚像是劇場黑盒子的存在。因此,以 LED 燈模擬日光的變化,帶出時間軌跡,時而展現居住的痕跡(白盒子)、時而以影像(黑盒子)出現於天井的外牆上,讓原本存在螢幕介面裡的紀錄影像躍上牆面,讓觀看者與過往的居住日常相遇。同時,利用原本建築的窗框、門檻,成為多變的視覺景窗,觀賞者在觀看的同時,也同時被捕捉畫面,與原本的影像疊加,呈現出超現實的氛圍與美感,重新想像這些場所的可能性,也帶出自我的情感記憶。
本作品所使用之影像素材,為攝影師-余白於懷生案舊建物拆除前所拍攝之攝影作品《空間記憶保存攝影計畫》。
民眾回饋
#這次的展覽讓我和孩子們一起感受到,原來城市不僅是建築和街道的組合,還承載著無數人生活的記憶。〈隅.遇〉像是翻開了一本舊相簿,帶我們看見那些曾經發生在天井裡的故事。
#天井的LED日光超酷!一開始我還以為只是普通的燈光裝置,結果發現整片光影居然會隨著時間變化,還能看見飛鳥的剪影,真像一場隱形的劇場表演!
#〈隅.遇〉這件作品深深打動了我,尤其是那些光影交疊出來的生活場景,讓我想起年輕時候住在類似老公寓的日子。展覽不僅讓我們這些老居民看見自己過去的生活,也讓我希望未來的年輕人能更珍惜城市的每一段歷史。
媒體報導
《都市再生願景館》展覽以四大展區爬梳城市都更議題
都市再生願景館《隅.遇 Coincides》
主辦單位|社團法人臺北市都市更新學會
主要贊助|連雲建設股份有限公司
策展單位|擷果創意
指導單位|內政部、國家住宅與都市更新中心、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
共同贊助|永豐銀行
策展人|蔡漢霖、蔡漢威、林長叡
策展統籌|黃映捷、何文儒、李立琪
企劃執行|王明仁、林妙娟、簡偉倫、楊雲龍、李怡潔、黃滋萱
空間設計|筑筑國際潘冠榮總監、張瀚禧
工程協力|李偉基、陳銘輝、陳新儀、陳柏谷、曾益翔
參展藝術家|大聲光電 Loudly Lightning、大西康明 Yasuaki Onishi、MR.BOX 袖珍模型設計 黃風然 X 陳義升、當若科技藝術、余白 Hubert KILIAN、RAYING Studio KOHBODY、伏地影像工作室、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
協辦單位|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 、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、社團法人台北市地政士公會、台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、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、社團法人高雄市都市更新學會、臺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、社團法人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、社團法人台北市都市更新整合發展協會、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、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、台灣物業管理學會、法垣法律事務所、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、中華民國建築經營協會、打開台北有限公司、TURF社團法人臺北市青年支持未來都會再生協會(按講座順序排列)
藝術專案贊助|新聯陽實業機構、海鉅開發、聯碩地產行銷
特別感謝|懷生案全體所有權人、實踐大學建築系王俊雄主任、我們創造事務所吳漢中執行長、張道銘建築師